茶中最接近于道者,非普洱莫屬。其地、其身、其性,無不體現出它的自然之美。
其地——生之育之的彩云之南,土地之優沃,物產之豐富,給予它最有利的生長環境;
其身——特殊的大葉種,內含物質之豐富,孕成了普洱茶湯口感之厚重;
其性——自然無為的后期發酵,不人為的去改變創造,任其自由發展,最終成就了普洱茶的多樣性,以及其靈動的活性。
曾有人這樣評說 云南普洱茶:如果把茶比喻為畫,那么,西湖龍井像是中國古代明朝、清朝時期的小品,體現的是江南風景的雅致;烏龍茶則如同中國古代宋朝的工筆花鳥畫中極艷極鮮的溪水崖石;而 云南普洱茶卻能獨立于外,像是中國古代秦朝漢朝時期的石刻,飽醮風雨滄桑,偉岸而厚重。
欲探究普洱茶的自然之美,則不得不提到 普洱茶制作工藝中的無為之心,即“曬青”,將揉捻好的茶葉在太陽光下自然曬干,可以最大程度的保留茶葉中活性物質。生長萬物,養育萬物,生長而不占有,養育而不自恃有功,滋養萬物而不主宰它們,就稱作自然無為最高深的德行。普洱茶亦是如此,正是因為其最大程度保留了茶葉中的活性物質,因此得以在后期發酵過程中任其自由的轉化,而不人為的過多干涉。
世間萬物,生命的意義就在于變化,普洱茶亦然,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,靈動的未知性使它有了被探索的意義,自然無為的品性與道紀不謀而合。執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,以知古始,是謂道紀。
所謂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!钡滥巳f物之本源,萬物和合,陰陽對立卻又中和,從而衍生出“和氣”,而“和氣”又使萬物得以安寧和生生不息。一切又仿佛回到了普洱茶的身上,以其包容之心,接受不同等級的拼配,在它的身上,任何一點、一處,都能感受到與大道相得益彰的了然,是所謂大道無痕。它可以接受嬌貴嫩芽,亦可以接受粗枝大葉,這也是“和氣”所致。
普洱茶的故鄉,是世界茶葉的發源地,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,普洱茶都是以“邊銷茶”的身份存在的。相對于其它茶類而言,普洱茶又不僅僅是一種飲品,在那個年代,更多的時候,它卻是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,是他們的血液和生命。都說水的品德是世間最高的德行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。而普洱茶又何嘗不是如此?它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不爭謙下,是以無尤,此正是普洱茶不爭無尤的自然之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