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葉品牌塑造都遵循著行業本質規律,一旦掌握了這些基本規律,你就掌握了面對不確定性成竹在胸的能力。但是每家茶企資源優勢不同,發力點就不同,成功的品牌或者說讓人尊重的品牌,都是有某種相同規律的,他們尊重市場,關懷消費者,感恩員工。而那些失敗的品牌普遍都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,不按常理出牌、破壞市場秩序亂中取勝的品牌肯定會在某天遭到市場的唾棄。
茶葉是歷史和文化的產物,有歷史、文化的企業和產品才能讓消費者產生情節和認知。文化不能孤立的提出,否則就會空中樓閣,陷入形而上學。中國茶葉品牌塑造又遵循哪些規律呢?
中國茶葉品牌塑造的規律
第一,尊重消費形態
我國茶葉消費形態主要分為四種,團購、送禮、投資和品飲。國八條禁令出臺后,機會紅利畸形消費一去不復返,泡沫消費開始回歸理性,市場更加理性,大眾消費格外受到關注,消費需求將得到尊重。
茶葉消費人群主要以35歲以上男性為主,隨著生活水平提高,人們對于飲茶的健康養生功效的認識會越來越強,老齡化消費群體將越來越多,同時年輕消費群體增多,中產階級用戶(家庭年收入6萬-50萬)的崛起,這些潛在消費群體也要得到足夠重視。
茶葉主要消費方式有過節送禮式消費、投資增值式消費、個人品飲式消費、茶館體驗式消費、團體訂購式消費。近來,在線消費方式增多,主要側重年輕群體的辦公室消費,其中女性消費群體更喜歡紅茶、美容養 生茶等。
第二,尊重競爭環境
政商務團購市場的優質特性,不僅貢獻了茶行業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,也讓茶企不論大小依托這塊市場都活的很滋潤。但也直接導致了茶企高度同質化的現狀,注重裝修、注重包裝、產品幾無差異、品牌全部訴求打動政商人群。
茶行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生態:區域化突破。茶行業數億級企業眾多,但真正能夠實現全國化布局也就天福、大益和八馬。如何突破區域限制真正實現全國化擴張是眾多品牌的愿景之一。
第三,尊重信任體系
經營 茶葉品牌的本質就是經營信任!當品牌的行為值得信賴時,顧客就會更加信任他們,并展現出組織公民行為。反過來,顧客對一個品牌更加鐘情,又會增進品牌內生改進。就這樣,品牌形成了一個信任的良性循環。品牌信任體系有三個核心要素:品牌立場、品牌核心價值、品牌主張。品牌立場就是明確和競爭對手有哪些不同;品牌核心價值就是明確自己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是什么;品牌主張就是如何讓消費者響應自己、擁護自己。
品牌信任體系讓一個企業有了生命,變得更獨具個性和魅力。很多茶企都是在做了大量的品牌工作之后,回過頭才發現,真正要回答的還是品牌信任體系的關鍵問題。一說到品牌,很多茶企老板第一反應就是取個好名字,設計個好logo,然后做做廣告、搞搞公關。沒有系統的品牌信任體系,今天做這塊,明天做那塊。沒有構建品牌信任體系,logo設計無神,傳播就會無根。
第一,結構性調整逐步到位,大眾消費品牌迎來新發展
2012年,國家開始限制三公消費,茶行業賴以高速成長的政商務消費市場受到重挫,行業進入調整期。泡沫化消費被去除,使得行業增速放緩,然而大眾茶葉消費正崛起,將引領行業走向新發展。這種新發展,是一種健康的良性循環發展,茶葉價值被深度挖掘,消費者更加追求品牌、品質對自身的滿足。擁有核心資源(歷史資源、產區資源、工藝)的茶企會穩步增長,大眾消費品牌迎來新發展。
根據農業部種植業司的數據,2015年干毛茶產值1519億元,比上年增長170億元,增12.6%,同期相比增速降低;干毛茶產量228萬噸,比上年增加19萬噸,增加9%,同期相比增速基本持平。
第二,品牌茶葉占比不斷上升,集中度有望提升
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費升級,國內消費者已經由購買散茶逐步轉向購買品牌茶葉,同時品牌茶葉又可以利用多種渠道快速占領市場,肯定的是未來品牌茶葉市場份額將會繼續提升, 茶葉品牌化是未來發展趨勢。據統計,我國有20個省近1000個縣產茶,涉茶人員8000多萬,茶葉生產加工企業7萬多家。7萬家茶企中絕大部分是規模較小的初加工廠,精致茶加工企業不到兩千家。
相比于相同文化背景的臺灣天仁茶業12.5%市場份額,英國幾家老牌茶商幾乎壟斷英國茶葉市場等局面。啤酒行業雪花、青啤、百威及燕京四大巨頭市場份額超過70%,食用油行業金龍魚、福臨門及魯花三大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60%,我國茶葉市場集中度則有待提升,誰都有機會改變行業格局。
第三,茶企依托板塊資源優勢開始凸顯
受氣候、海拔、土壤等自然因素以及歷史、文化、消費習慣等社會因素的影響,歷史上我國名優茶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山區,名山出好茶,如蒙頂山茶、黃山毛峰、武夷山茶等。隨著我國茶葉市場化的發展,有些板塊開始凸顯。重點有六大板塊:“滇茶板塊”、“閩茶板塊”、“湘茶板塊”、“川茶板塊”、“徽茶板塊”、“大別山板塊”。
隨著行業競爭加劇,未來茶企更多是擠壓式增長,強者恒強。在茶行業深度調整時期,預計未來茶企更多的體現在擠壓式增長,具有一定品牌和歷史底蘊、較好營銷能力的茶企將強者恒強,率先走向全國。
第四,品牌資本化速度加快,但市值管理能力差、后勁不足
茶葉不同于其他農產品,如何評定價值、確定價格存在不確定性;谏鲜龇N種原因,茶企長期與A股市場無緣。除在香港成功IPO的天福外,安溪鐵觀音、華祥苑、信陽毛尖、四川竹葉青、杭州龍井等多家知名茶企A股IPO均出師未捷。2015年1月,謝裕大率先在新三板掛牌,成為首家在內地資本市場公開掛牌的茶企。此后,八馬、茶乾坤、雅安茶廠、黑美人、恒福股份等一批茶企紛紛成功掛牌新三板。
上市茶企只是整個茶葉行業的冰山一角,但是已足以表明茶葉行業資本化率正快速提升,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茶企通過新三板,或者借殼等方式進入資本市場,為茶葉行業注入新鮮活力。
第五,茶葉電商持續火熱,傳統品牌茶企超越純電商茶企
2015年雙十一,茶行業持續火熱,淘寶、天貓平臺茶葉銷售額達88億元,同比增長27.5%(2014年69億元、2013年41億元),茶葉總瀏覽量約2522萬人,同比增長92.94%。
就目前而言,茶葉電商的市場規模還比較小,處于初級階段。茶葉中高端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35歲以上的男性,購買能力強,對茶粘性強,注重線下體驗購買,網購頻率低。年輕人更加注重實惠的價格、簡介的包裝、地道的口感。線上和線下的群體發生了變化,相應的產品、價格、傳播都要與之改變,用原先的人,原先的產品開發電商渠道無異于掩耳盜鈴,自娛自樂。消費者年齡結構發生改變,促使茶葉網商產品定位與營銷方式隨之改變。
第六,行業并購整合是未來大勢,期待品牌新格局
未來幾年茶行業會面臨兩極分化的格局,要么更大的好活,要么更小的好活,中間環節會被大企業的碾壓和小企業的騷擾變得舉步維艱。茶行業一旦進入了新品不增量、市場拓展不增量、客戶開發不增量的銷售總量不增加的拉鋸戰里時期,消費人群不增和行業總量不增加,企業只能依靠結構性增量——并購重組銷售,把別人銷售吃掉維持高增長,這對于有資源、有資金的集團軍來說非常重要。
未來幾年中國茶產業趨勢,以上市公司和領先企業為龍頭的并購和整合,將成為一股商業潮流。從產品運營到管理運營再到資本運營方向發展。未來的競爭,核心還是在資本運作的整合并購能力上,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將徹底甩掉競爭對手,直奔行業寡頭和產業王者的位置上去。在這種并購潮流下,未來二三線品牌,年銷售額在1個億左右的企業將成為并購的熱點,將自己融入到大集團中,以保全身家,獲得更好的發展才是出路。堅守的結果是痛苦和挫折,跳出來才能讓產業更好的發展,也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。 |